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济南KTV招聘网 > 济南热点资讯 > 济南学习/知识 >  “兵无专主将无重权”陈傅良在总结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说那

“兵无专主将无重权”陈傅良在总结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说那

2022-06-01 16:23:41 发布 浏览 764 次

“兵无专主,将无重权”。陈傅良在总结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说:那时“兵多常聚,帅多世守”,这样就形成了兵有专主,将拥重权的局面。有兵就有权,握有重兵的大将“在外则外重,在内则内重”,于是战争不断。为了保证封建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陈傅良主张分散将帅的兵权,“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一,不使将帅久握重兵,从而“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

陈傅良的这些观点有合理的因素,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除上述思想外,《历代兵制》还对战争和练兵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军事制度的资料。

《美芹十论》

《美芹十论》,又名《御戎十论》,是南宋辛弃疾(—)给宋孝宗的一篇奏文。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美芹十论》分《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十论。前三论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敌之可胜”,对当时夸大金人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进行了批驳。后七论主要论述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以收复失地,重振山河。这些思想代表了南宋主战派的主张,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可惜的是南宋统治者并没有予以重视。

治军思想。辛弃疾的治军思想,突出地表现在“致勇”、“久任”和“合志并力”三方面。

“致勇”,即激励和培养将帅、士兵的勇敢精神和士气。辛弃疾认为:“行阵无死命之士,则将虽勇而战不能必胜;边陲无死事之将,则相虽贤而功不能必成。将骄卒惰,无事则已,有事而其弊犹尔,则望贼先遁,临敌遂奔”。“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有所不敢避。”通过“致勇”,军队的战斗力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做到守无不固,攻无不克。

“久任”,即对将帅不要轻易更换,要信任将帅。他主张对将帅的考察不能以一次胜败为依据,“诚以一胜一败兵家常势,惩败狃胜,非策之上”,这一思想是针对北宋以来不重视将帅而提出的。

“合志并力”,即注意加强军队内部的团结。辛弃疾认为军队如能做到“思有以和辑其心者,使之合志并力,协济事功,则天下幸甚”。相反,军队内部如不团结,各人心存怨恨,就会把军情泄露给敌人。

作战指导思想。辛弃疾根据当时抗金斗争的实际,在作战指导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些原则。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