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读
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由此转化成知识和资料,传给后世。后来的人没有必要都去亲自实践前人已经在实践中检验过的真知灼见,而可以通过读书学习这种间接方式获取知识,因而读书学习是人们成长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读书重要,然而,这不是意味着关起门来只顾读书。提倡学习间接经验,并不是说就此放弃了学习直接经验的机会,任何间接经验都是为了将来能转化为实践,也就是要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否则的话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战国时期的赵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读了无数兵书战策,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可是一直没有参加过军事实践,结果等父亲赵奢死后,秦赵交战,赵括挂帅,在长平与秦国作战时,由于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只会照搬兵书上争取主动的教条,立即出击,结果自己被射死,赵军数十万兵众全部覆没。赵括的故事说明没有实践经验,单凭书本知识,是不能取得成功的。三国时代的马谡失街亭也是因为死守教条,没有实践经验造成的失败。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恰如前文所讲到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评述
程颢:诚不为己,则诚为外物;道不自道,而其道虚行。故思成己,必思所以成物,乃谓仁知之具也。性之所固有,合内外而无间也。
朱熹: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既尽,则是物亦尽而无有矣。故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盖人之心能无不实,乃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诚虽所以成己,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行于彼矣。仁者体之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而皆得其宜也。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前人的实践是在当时条件下进行的,只有与你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灵活掌握,灵活运用,否则生搬硬套,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学促用,以用检学,相互影响,才能共同促进提高。
既然学习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修为,使自己逐步达到至诚的境界。同时也不能仅满足于自己达到境界就够了,还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修为运用起来,促进他人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把知和仁结合起来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史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