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jī),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者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用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鸟身龙首
所肆:陈设。
总计洞庭山山系的首尾,自篇遇山起到荣余山止,一共十五座山,途经二千八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鸟的身子、龙的脑袋。祭祀山神:在毛物中宰杀一只公鸡、一头母猪做祭品,祀神的米用稻米。凡夫夫山、即公山、尧山、阳帝山,都是诸山的宗主,祭祀这几座山的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献祭,在毛物中用猪、羊二牲做祭品,在祀神的玉器中要用吉玉。洞庭山、荣余山,是神灵显应之山,祭祀这二位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及猪、牛、羊齐全的三牲献祭,祀神的玉器要用十五块玉圭、十五块玉璧,用青、黄、赤、白、黑五样色彩绘饰它们。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以上是中央山系的记录,总共一百九十七座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总计天下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分布在大地之东西南北中各方,一共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者,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在地之所分壤树谷也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3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所五臧:即五脏。臧,通“脏”。五脏,指人的脾、肺、肾、肝、心五种主要器官。也 树:种植,栽培。:这里泛指农作物。3 铩(shā):古代一种兵器,即铍。大矛。
大禹说:天下的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这些山分布在大地东西南北中各方。把以上山记在《五臧山经》中,原因是除此以外的小山太多,不值得一一记述。广阔的天地从东方到西方共二万八千里,从南方到北方共二万六千里,江河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江河流经之地是八千里,出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这些是地上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凭借,也是戈和矛产生的缘故,刀和铩兴起的根源,因而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人贫穷不足。国君在泰山上行祭天礼,在梁父山上行祭地礼,一共有七十二家,或得或失的运数,都在这个范围内,国家财用也可以说是从这块大地取得的。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一共有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 行走在路上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漂泊的象征异乡变换的风景总[图]
- 郑玄说“‘至诚’性至诚谓孔子也‘大经’谓六艺而指《春秋》也‘[图]
- 山鸟似嫌游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李晏不依附奔竟但也不惹是生非朝中[图]
- 公元年旭烈兀统帅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月到达木剌夷境内蒙古先锋将[图]
- 然而古有明训“英雄不怕出身低”一个人大可不必因为生活环境不如[图]
- 送别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湘山月愁听[图]
- 君子耻一物不知 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图]
- 不间无暇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晋国又不通知何时接见不敢输币不能献[图]
- 注释①罢同“疲”②擅独自译文齐王想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图]
- 淹留羁留长时间逗留 贱妾女子的谦称茕(qióng)茕孤独貌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