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专主将无重权”陈傅良在总结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说那
“兵无专主,将无重权”。陈傅良在总结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说:那时“兵多常聚,帅多世守”,这样就形成了兵有专主,将拥重权的局面。有兵就有权,握有重兵的大将“在外则外重,在内则内重”,于是战争不断。为了保证封建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陈傅良主张分散将帅的兵权,“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一,不使将帅久握重兵,从而“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
陈傅良的这些观点有合理的因素,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除上述思想外,《历代兵制》还对战争和练兵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军事制度的资料。
《美芹十论》
《美芹十论》,又名《御戎十论》,是南宋辛弃疾(—)给宋孝宗的一篇奏文。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美芹十论》分《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十论。前三论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敌之可胜”,对当时夸大金人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进行了批驳。后七论主要论述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以收复失地,重振山河。这些思想代表了南宋主战派的主张,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可惜的是南宋统治者并没有予以重视。
治军思想。辛弃疾的治军思想,突出地表现在“致勇”、“久任”和“合志并力”三方面。
“致勇”,即激励和培养将帅、士兵的勇敢精神和士气。辛弃疾认为:“行阵无死命之士,则将虽勇而战不能必胜;边陲无死事之将,则相虽贤而功不能必成。将骄卒惰,无事则已,有事而其弊犹尔,则望贼先遁,临敌遂奔”。“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有所不敢避。”通过“致勇”,军队的战斗力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做到守无不固,攻无不克。
“久任”,即对将帅不要轻易更换,要信任将帅。他主张对将帅的考察不能以一次胜败为依据,“诚以一胜一败兵家常势,惩败狃胜,非策之上”,这一思想是针对北宋以来不重视将帅而提出的。
“合志并力”,即注意加强军队内部的团结。辛弃疾认为军队如能做到“思有以和辑其心者,使之合志并力,协济事功,则天下幸甚”。相反,军队内部如不团结,各人心存怨恨,就会把军情泄露给敌人。
作战指导思想。辛弃疾根据当时抗金斗争的实际,在作战指导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些原则。
- 行走在路上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漂泊的象征异乡变换的风景总[图]
- 郑玄说“‘至诚’性至诚谓孔子也‘大经’谓六艺而指《春秋》也‘[图]
- 山鸟似嫌游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李晏不依附奔竟但也不惹是生非朝中[图]
- 公元年旭烈兀统帅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月到达木剌夷境内蒙古先锋将[图]
- 然而古有明训“英雄不怕出身低”一个人大可不必因为生活环境不如[图]
- 送别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湘山月愁听[图]
- 君子耻一物不知 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图]
- 不间无暇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晋国又不通知何时接见不敢输币不能献[图]
- 注释①罢同“疲”②擅独自译文齐王想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图]
- 淹留羁留长时间逗留 贱妾女子的谦称茕(qióng)茕孤独貌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