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智伯骄伐范、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
昔者智伯骄,伐范、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仞:《别雅》卷四:“认也。”《列子·周穆王》殷敬顺释文:“仞,一本作认。”仞,通“认”。承担,承认。 就:有依靠义。
偷:《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作“愉”。偷,通“愉”。偷乐,即愉乐,欢悦快乐。《楚辞·九章·思美人》:“吾将荡志而愉乐兮。”
而:《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改作“所”。 匿:匿情,隐匿真情。
“则得”:于大成《人间校释》、刘典爵《淮南子韵读》断作“则得无损堕之势”,误。此断法与文义不合。匿、惑、得,上古入声职部。
高梁:春秋晋地,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东北。 饮器:《韩非子·喻老》作“溲器”,《难三》作“饮杯”。溲器,即溺器。
“《老子》曰”句:见于《老子》四十四章。修,《老子》作“长”,当避淮南王父讳而改。
不是他的事情不要多去承担;不是他应得的名誉不要去靠近;没有缘故而取得显要的名誉,不要去接受;没有功劳而得到富贵的,不要处于那样的地位。依靠他人名位的人要被废黜,承担他人之事的就要失败,没有功劳而得到大利的人将要受到危害。比如就像攀援高木而眺望远方,即使很快乐,但是疾风吹来,不会不感到恐惧。等到祸患来到身上,然后才去忧虑它,即使是六匹马追赶它,也来不及了。因此忠臣事奉国君,计算功劳多少而得到赏赐,不算苟且贪得;积累功绩而接受官爵,不算贪得官位俸禄。是他能够办到的,接受它不要推辞;是他不能够办到的,即使给予他也不要欢喜。如果辞去所能办到的,那么就是隐匿真情;如果想要从事不能办到的,那么就会困惑;辞去所不能办到的,而接受所能办到的,那么才会有所得。没有减损、堕落的趋势,那么便没有不能胜任的事情。
- 行走在路上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漂泊的象征异乡变换的风景总[图]
- 郑玄说“‘至诚’性至诚谓孔子也‘大经’谓六艺而指《春秋》也‘[图]
- 山鸟似嫌游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李晏不依附奔竟但也不惹是生非朝中[图]
- 公元年旭烈兀统帅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月到达木剌夷境内蒙古先锋将[图]
- 然而古有明训“英雄不怕出身低”一个人大可不必因为生活环境不如[图]
- 送别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湘山月愁听[图]
- 君子耻一物不知 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图]
- 不间无暇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晋国又不通知何时接见不敢输币不能献[图]
- 注释①罢同“疲”②擅独自译文齐王想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图]
- 淹留羁留长时间逗留 贱妾女子的谦称茕(qióng)茕孤独貌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