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则古之克孝者多矣 独称虞舜为大孝 盖能为其难也;古之
第二一六则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克孝:能够尽孝道。克,能。
]虞舜为大孝: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在舜的生母死后,另娶后妻而生了象,瞽叟和后妻因独爱小儿子而容不下舜,两人一心想谋害舜,但是舜仍能恪守孝道,友爱自己的弟弟,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因此后世称舜为大孝。
]周公:周公旦。西周初年政治家,姓姬,名旦,又称叔旦。曾辅佐武王伐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平定管叔、蔡叔与武庚的叛乱,并制定礼乐等典章制度,其贤能颇为后世称誉。
古代能够尽孝道的人很多,唯独称虞舜是大孝之人,是因为他在尽孝时能做到常人难以做到的事;古代有才能的人很多,唯独称周公旦是美才,是因为他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为根本。
【评析】
在中国文化中,孝是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孝心是人的自然道德心,尽孝道是人的基本道德责任。在中国这个重视孝道的国家里,历史上从来都不乏尽孝的人,但真正的大孝独称舜,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在苦难甚至危苦的情况下仍然不改孝心,能够尽到孝道。这是将尽孝的极端情况都考虑到了作出的评价,对大多数人来说,尽孝不会有如此极端的情况出现。中国人对人的才性、才气、才华十分推崇,但才华、才气并不是一切,历史有很多才德不符之人,或以才子之名行苟且之事,或放纵情欲不守礼法,或以才干之名祸国殃民,所以作者推崇周公之才,还在于他的才是本于德性的,是才德相符的。从根本上看,中国重德甚于重才。
第二一七则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
在道义上不能逃避的事,就不要缩头逃避;在理智上应该放手的事,就要放手不想。
【评析】
人的一生会面临种种选择,但总括而言不外乎三类:一类是可为,一类是不可为,一类是必为。前两类有时出于对时势的判断和利害关系的选择,或出手,或不出手,非常小心,这是本书说过很多的道理,但这样也容易变成机会主义者,违背了作为基本信仰的仁爱精神。能够坚守道义,遇不能不出手的事时,就要勇敢地出手,不能做缩头乌龟,这是不计后果、不作安排的“必为”精神。面临选择时,还要学会放手,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抓住不放,该放手的就要放手,如钱财、官位这些身外之物;但有些不能放,如信仰和理想。
第二一八则
- 行走在路上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漂泊的象征异乡变换的风景总[图]
- 郑玄说“‘至诚’性至诚谓孔子也‘大经’谓六艺而指《春秋》也‘[图]
- 山鸟似嫌游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李晏不依附奔竟但也不惹是生非朝中[图]
- 公元年旭烈兀统帅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月到达木剌夷境内蒙古先锋将[图]
- 然而古有明训“英雄不怕出身低”一个人大可不必因为生活环境不如[图]
- 送别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湘山月愁听[图]
- 君子耻一物不知 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图]
- 不间无暇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晋国又不通知何时接见不敢输币不能献[图]
- 注释①罢同“疲”②擅独自译文齐王想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图]
- 淹留羁留长时间逗留 贱妾女子的谦称茕(qióng)茕孤独貌 [图]